close

 

 

 

 

 

 

 

內容來自YAHOO新聞

子孫滿堂≠幸福晚年學習一個人老

【華人健康網圖文提供/時報文化】未婚與二度單身最大的差異,在於生養孩子與否。身為「敗犬」除了「沒有配偶」,還包括「沒有小孩」。雖然「勝犬」總有一天也會面臨失去配偶的情況,但仍然可能有孩子陪伴在身旁,但問題是,在現今這個時代,「養兒」真能「防老」嗎?

子孫滿堂≠幸福晚年學習一個人老

雖然高齡化日益明顯,但銀髮族與子女同住的比例卻逐年下降。65歲以上的銀髮族與子女同住的比例,從1980的70%左右,已逐年遞減至50%以下,2012年甚至下降至僅剩約4成。相反地,只有高齡夫婦二人同住的家庭與單身家庭的比例卻不斷增加。

在現今一般高齡者的生活方式中,夫婦倆都還健在的家庭便同住照應;若配偶需要照護,則另一半會負起照護之責,待配偶過世後再搬去與孩子同住。

若高齡80還得照顧另一半,此時孩子也已年過50,多已離開父母、成家立業,日後若選擇和孩子同住,勢必得離開熟悉的居住環境。

因為仍須工作的孩子無法離開現在所住的環境,若與兒子夫婦同住,孫子已長大成人,媳婦早已是當家女主人,搬進兒子家,勢必一切都得按照這裡的規矩來生活。

活到一把年紀,失去熟悉的生活環境與朋友,勉強自己適應陌生環境,遵守別人家的規矩,甚至還可能需要他人照護,像是他人眼中的「麻煩製造機」,又有何幸福可言?事實上,一項高齡者的幸福滿意度調查報告顯示,日後才搬去和子女同住的年長者,在幸福滿意度上,明顯要比一開始就和子女同住或單身的銀髮族來得低。

子孫滿堂≠幸福晚年學習一個人老

8、90的年長者,其第二代已屆5、60歲,第三代也已經是30多歲的成年人,現今社會早已不時興所謂的「子孫滿堂才有幸福晚年」的觀念。

而現在高齡夫妻同住的家庭中,已有越來越多人,在配偶過世後選擇繼續獨居,這也使得高齡者獨居的比例節節升高。

與高齡者同住的家庭比例,依經濟狀況不同而有差異。比較上、中、下階層的資料可以發現,上層與下層的同住比例較低,中間階層較高,意即經濟狀況與同住比例並沒有絕對的關係。換句話說,居家空間寬敞與否並非決定同住與否的因素。

經濟狀況欠佳的家庭,高齡父母就算想與子女同住,子女也沒有餘力負擔,只好選擇「丟下父母,另外居住」;經濟狀況極佳的家庭,雖然子女有能力負擔,但老人家卻寧可「自願分居」。相較於此,經濟狀況尚可的家庭,既不忍心丟下年邁雙親不管,卻也只能勉強維持兩代的生活開銷,我想這就是所謂的「勉強同住」吧。若經濟能力許可,父母也希望分開住,那正是皆大歡喜的結果。

合作金庫 華南銀行 信貸利率最低的銀行同住與否令人左右為難

雖然無法從幸福滿意度調查報告中,找出什麼具體解決方式,但我們仍然可以發現,高齡夫妻同住的家庭中,已有越來越多人,在配偶過世後選擇繼續獨居,這也使得高齡者獨居的比例節節升高。

1980年的高齡家庭中,只有夫婦兩人同住的比例為19.6%,2000年為33.1%,2012年則成長至37.5%;1980年單身家庭的比例為9.5%,2000年則為14.1%,2012年則成長至16.1%。兩者在比例上都比過去高。只有與子女同住的家庭比例從2000年的49.1%降至2012年的42.3%,夫婦同住與單身家庭的比例則增加。

子孫滿堂≠幸福晚年學習一個人老

與高齡者同住的家庭比例,依經濟狀況不同而有差異。比較上、中、下階層的資料可以發現,上層與下層的同住比例較低,中間階層較高,意即經濟狀況與同住比例並沒有絕對的關係。換句話說,居家空間寬敞與否並非決定同住與否的因素。

經濟狀況欠佳的家庭,高齡父母就算想與子女同住,子女也沒有餘力負擔,只好選擇「丟下父母,另外居住」;經濟狀況極佳的家庭,雖然子女有能力負擔,但老人家卻寧可「自願分居」。

相較於此,經濟狀況尚可的家庭,既不忍心丟下年邁雙親不管,卻也只能勉強維持兩代的生活開銷,我想這就是所謂的「勉強同住」吧。若經濟能力許可,父母也希望分開住,那正是皆大歡喜的結果,最典型的例子便是日本皇室。然而,關於是否同住的問題,無論從哪一方來看,似乎都不算是「自願」的選擇。

子女的甜蜜謊言

「媽,妳一個人住不太安全,還得處處小心火燭,要不要搬來和我們一起住?」子女開口邀年邁父母同住時,常會這麼說,而我稱此為「甜蜜謊言」。

其實,大部分子女都只以自我為中心,不會太體貼父母,凡事以自己的利益為優先考量,總是想著「如果發生火災之類的,我們還得幫忙收拾善後」或是「需要照護的話,兩地奔波可就麻煩了」。若父母名下有不動產,搞不好還打著「只要照顧到最後,也許就可以獨占遺產」的如意算盤;也可能只是在意別人的眼光,擔心自己「丟著老爸老媽不聞不問,搞不好會被人說是不孝子」。當然,也有人貪圖自己的方便,心想「與其住得遠還得多操心,不如住在一起,方便照顧」;甚至有人是因為「丟下他一個人不管,我是不是太不孝了?」心生罪惡感才邀父母同住。

子孫滿堂≠幸福晚年學習一個人老

根據調查,子女之所以替父母申請照護服務,多半是出於自己「明明做得到卻不做」的自責感,我稱這種照護為「義務照護」或「面子照護」。然而,不管是義務或面子,都只是子女不得已之下的選擇,而照顧父母又豈能出於這種動機。

雖然我沒有小孩,不是很清楚詳細狀況,但隨著孩子長大成人,可能有許多父母不但得當「孝子」(孝順自己的孩子),甚至要看孩子的臉色過日子。

「媽,搬來和我們一起住吧。」不少人往往會誤會孩子的這類提議,是對自己的一片孝心。也有些人因為不曉得孩子何時會開口邀約同住,遲遲無法決定是否翻修房子,或猶豫著是否要搬進銀髮族專屬住宅。既然如此,這些人自然就沒有立場,去取笑不知何時能找到結婚對象,遲遲無法規劃人生藍圖才步入晚婚生涯的敗犬一族。

麻煩的是,偏偏子女們也誤認為開口邀父母同住,是一種犧牲自我、孝順父母的表現。我就認識好幾個自責「明明可以盡點孝心,卻沒有採取實際行動」的女兒或媳婦。

正因為父母和子女都是善良老實的人,所以才會有同住的提信貸利率最低 哪家銀行房貸利率最低 哪家銀行信貸利率最低2016議,但無論對哪一方而言,這些話聽起來都像是「甜蜜謊言」。

距離也是一種美感

自從母親去世後,獨居的父親似乎曾私下向親友吐露,希望能和我同住。父親去世後,我從家人口中得知此事時,深感驚訝。

現在想想,那時我的確隱約感覺得到,父親期待剛與男友分手、恢復單身的我能陪在他身邊一起生活。畢竟,在我與男友同住時,父親總是有所顧慮,所以當我恢復單身後,就比較方便長久同住。

信貸利率比較2014 哪家銀行信貸利率最低 信貸試算子孫滿堂≠幸福晚年學習一個人老

只是,好面子的父親始終沒有開口。「爸,你搬來和我一起住吧!」一心期盼我能主動開口的父親,只好向其他家人透露這個願望了。有時我會想,如果父親真的開口,我會如何回應?

我想,我大概還是會很乾脆地拒絕吧。因為我很清楚,要和有些任性、固執的父親住在一起,肯定會讓彼此過得很痛苦。當一週、兩週的孝順乖女兒還可以,如果是一個月或一年,可就沒辦法了。而這其中的恩怨糾葛,也是從經年累月的經驗中才能得知的啊!因此,若想當個「孝順」的女兒,還是保持點距離,才能維持長久的親子關係。這是我個人十分現實的判斷。

為了孝順勉強同住的後遺症

我的大嫂對自己沒有開口邀父親同住甚為自責,但就現實考量,這才是對雙方都好的作法。雖然日本社會認為「接父母同住」是孝順的表現,但其實這種觀念並不正確。

「老爸、老媽,搬過來和我們一起住吧。」面對兒女這種「甜蜜謊言」,年長者可以很乾脆地回答:「謝謝,很高興你有這份孝心,但我還是想留在這裡。」這樣的回答,才是真正的彼此體貼。

「真的嗎?太好了。」一旦接受邀約、住在一起,不但可能會失去安穩的晚年生活,就連親子關係也可能產生裂痕。「這是我自願的,其實一個人住也挺好的。老媽我啊,有時候也想我行我素一下。」通常,子女都要聽到父母乾脆地拒絕,才能安心,消弭心中的罪惡感。不管父母還是子女,誰都不願意當「壞人」。

與其搬去與子女同住後,才發現子女負擔不了照護之責,最後只能遷往老人照護中心之類的設施,還不如始終住在自己熟悉的地方,安度餘生。因此,我將在本書中陸續為各位介紹,日本各地不倚靠子女也能安心養老的照護資源所需具備的軟硬體條件。

本文出自時報出版《一個人的老後:獨身晚年是女人的第二人生,請大方快樂地享用!》

更多健康新聞:

社會孤島?逾3成國人感到孤寂無助

壓力悶燒鍋中年男子自殺率最高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華人健康網》。



新聞來源https://tw.news.yahoo.com/子孫滿堂-幸福晚年-學習-個人老-010205706.html


FF8DE7D0835A64F1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r37hr9bxbv 的頭像
    r37hr9bxbv

    土地貸款?

    r37hr9bxb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